導語:為了促進身心健康,延長人的壽命,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一日之計在于晨,早上剛起床的時候,掌握合理的養生方法效果最明顯,很多人早上沒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在不良行為的影響下很容易誘發疾病,身體更難保持健康。
早起有什么好處?
1、精神變好,整個人精神煥發,精力充沛;
2、早起早睡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時間長了,皮膚會變好,黑眼圈也會淡化;
3、早起早睡可以調節內分泌,使人不宜發胖,早睡可以增強免疫力,有助于對抗病毒的入侵。
早起早睡,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提高大腦的記憶力,從而提高工作效率,養成早起早睡的習慣,每天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可用。
晨起有哪些好習慣,有助于健康養生?
第一、按時吃早餐
俗話說“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少吃。”
早餐在一日三餐中是必不可少的,每天按時吃早餐,可以緩解身體的饑餓感,維護腸道,另一方面可以給身體補充能量,支撐身體跑一上午。
研究表明,長期不吃早餐的人容易患消化道疾病,如消化道潰瘍、胃炎等,有時還會導致膽結石。
對于按時吃早餐的人來說,胃酸可以得到很好的中和,可以避免慢性胃病的出現,同時可以為身體補充能量,使人精力充沛,做好本職工作。
第二、起床后不要抽煙
吸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香煙對身體的危害體現在方方面面。
首先,香煙會對心腦血管產生影響,經常吸煙會導致血管內皮的損傷,同時會增加患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幾率。
此外,香煙中的焦油和尼古丁是著名的致癌物質,吸煙時,致癌物質會隨著呼吸進入體內,對呼吸道造成刺激,增加患癌幾率。
臨床調查表明,早晨起床后吸煙會進一步增加患肺癌的風險,所以起床后不吸煙是保持長壽的秘訣之一。
第三、每天堅持鍛煉
生命在于運動,早上鍛煉有很多好處,第一,體育鍛煉可以消耗體內多余的脂肪,控制體重增加,保持健康的身體姿勢,降低患三高病的可能性。
其次,通過運動,可以加快人體新陳代謝,提高人體免疫力,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可謂一舉兩得。
但是,運動時一定要注意強度,如果超過身體負荷,不僅不能保護身體健康,還會造成肌肉勞損和器官損傷,你必須更加注意。
第四、起床不合適
如果一覺醒來馬上起床,經常會頭暈。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睡醒后在床上稍微懶一點,可以躺在床上一動不動5分鐘左右,伸個懶腰,讓關節充分伸展,然后慢慢起身下床。
尤其是患有高血壓的朋友,由于人體生物鐘的控制,血壓一般會在早晨后出現一個小高峰,在正常生理過程下,醒后收縮壓和舒張壓通常比睡眠時升高10% ~ 20%。
正因如此,清晨也是心腦血管事件高發的重要危險因素。
資料顯示,約40%的心肌梗死和20%的心源性猝死發生在凌晨,凌晨發生中風的概率是其他時段的3-4倍。
第五、早上喝一杯水
早上喝水不是謠言,是經過臨床驗證的。
經過一夜的消耗,身體各個器官往往處于極度缺水的狀態,代謝一夜的血液黏度會更高。
早上加一杯溫度適宜的開水,可以稀釋血液濃度,喚醒腸胃。
對于中老年人來說,每天早上起床后喝一杯200ml的溫水,也可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但患有腎臟疾病或某些代謝性疾病的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決定飲水量,以免給身體造成沉重負擔,加重病情。
至于淡鹽水,蜂蜜水,果汁,不推薦,一杯簡單的涼開水是最好的選擇。
第六、排便
早上起床后一定要定時上廁所,這樣才能順利排出體內的排泄物,這種外貌對人的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最好是早飯后排便。
溫馨提示:睡醒后不要馬上做劇烈運動,如果早上睜眼,起床很快,不注意起床的正確姿勢,不控制自己的速度,很容易導致血壓升高,并出現頭暈、胸悶等,會在你身體不適應之后很容易發生。
所以要想促進身體健康,早上起床后就要注意這個問題,慢慢起床。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