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活著,都希望有著充足的生命活力。表現出來的就是精神好,精力足,體力旺,身體無所不適,愿意積極進取。作為一個中醫人,我希望自己能保持以下這些能力:
其一,思維敏捷
因為要從事臨床工作,我需要反復思考。為了能提高療效,我需要思維處于敏捷的狀態,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病人。
我相信,對于任何工作而言,都需要一個思維敏捷度高,且思維活躍的大腦。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高效率、更高質量地完全工作。進一步說,如果能時時保持著敏捷的思維,就一定能先人一步走向成功。
我自己臨床工作中有體會,當思維敏捷時,即使是疑難雜癥,也有充足的信心去戰勝。當思考病情并辨證用方時,大腦高速運轉,各種思路在腦中不斷變換。我很享受自己敏捷的思維,可以在短時間內找到適合于病人的辨證和方藥。
每天在臨床工作之余,我喜歡寫寫文章。此時,腦中會有各種思路,稍微整理一下,即能寫成一篇自己滿意的文章。由于都是在小小的空閑時間里寫作,所以我寫作時的思維非?,往往一氣呵成,且文不加點。
其二,體力充足
臨床工作需要體力,特別是針灸時,需要有充足的體力。否則,體力不足,針刺時就不容易得氣,進而會影響療效。再者,若醫生自己都體力不足,病人也難以對醫生產生信心。
我們都知道,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也是所有一切的基礎。體力充足的人往往體能好,精力足,可以勝任高強度的工作。
我們選擇中醫工作室的診室有三層樓,每天需要無數趟地上下樓梯。我走起來感覺很輕松,極少有累的感覺。若沒有充足的體力,上下樓梯也會成為負擔。
其三,精力旺盛
精力包括一個人的精神狀態、興奮度以及對于事情的投入度、專注度和持續時間等。每個中醫人都應該時刻充滿著旺盛的精力。因為臨床工作異常忙碌,且病人的病狀千奇百怪,醫生要想取得滿意的療效,非有旺盛的精力不可。
旺盛的精力表現為:神采奕奕、勁頭滿滿、做事雷厲風行且手腳麻利。顯然,這樣的人可以從事強度更大且數量更多的工作,當然也更容易取得成就。
我自認為,凡是名醫,一定是精力過人的人,因為只有精力過人,才可能不斷努力并取得成就。換句話說,精力是成功的最終決定因素。我想做一個良醫,我當然需要足夠的精力來支撐。
其四,精神強大
大體說來,精神有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一是指意識、思維、神志等;其二是指生命活力或精力。我們活著,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而且,為了活的更健康,為了工作更有效率,我們需要強大的精神支撐。事實上,我們能拼搏進取,能忍受痛苦,能不懈努力,這些都是因為精神力量在支撐著我們。
腎藏精,心藏神。所謂的“精神”,其實是心腎的狀態。生活中所見,有的人心虛而不能主神,腎虛而不能主精,導致心火不能下移而溫暖腎水,腎水不能蒸騰氣化以滋潤心火,導致心火獨亢于上,腎水獨居于下,陰陽不能調和而出現一系列精神方面的癥狀,表現為精神、思維、意識或睡眠障礙等。西醫稱之為神經衰弱,這也是中醫的精神問題。
作為一個中醫人,我有責任去傳承中醫,也有使命去傳播中醫的正信正念,這依賴于我內心的強大精神動力。因為我的內心有了精神力量,所以我可以去拼搏,去堅持,去進取。由此說,無論如何,我們每個都一定要做一個精神上富有的人!
其五,保持優秀的運動能力
我喜歡運動,并且常年堅持跑步。我的理解是,運動與五臟相關。運動能力強大意味著五臟的功能更和諧。比如,肝主筋,脾主肌肉,心主血脈,肺主呼吸,腎主骨。若五臟能各有所主,各司其能,則人體可以保持著優秀的運動能力。若某一臟有所不足,則會影響整體的運動能力。
多年來我一直保持著50分鐘之內跑完十公里的能力,我認為這樣的運動能力體現了五臟的和諧狀態。當然,若不喜歡跑步,也可以是其他運動方式。只要五臟協調,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人人都能保持著極為優秀的運動能力。
如何保持著充足的生命活力呢?
作為一個中醫人,我有自己的養生方法。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按《內經》理念來養生。《內經》明言:“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保證健康的基礎。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起居有時,飲食規律,保證睡眠,積極運動等等。
其二,生命在于運動。我喜歡跑步,我也堅持跑步,我更享受跑步。每一次的跑步都讓我心情愉悅,并且讓我的健康越來越好。特別是忙碌了一天的臨床工作之后,回家跑跑步,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所有的疲勞感都不翼而飛了。
其三,堅持吃素。素食的好處太多,一言難盡。大體說來,素食讓我身心和諧,讓我頭腦思維清晰,讓我內心恬淡少欲,讓我更容易定于中醫,且能于定中生靜。素食完全不影響我的運動。相反,因為長期吃素,我的體重更標準,跑步時感覺身體更輕松,跑步成績反而提升了。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