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不管生活和飲食方面都精打細算,希望自己擁有精致且美好的晚年生活。老年人生活不妨過的糙一些,易獲得健康和幸福,讓人們晚年過得輕松又舒暢。
老年人如何養生?
1、多吃糙米雜糧
主食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對人體來說至關重要,需粗糧和細糧需搭配著吃。現在人們的主食攝入量逐漸下降,但攝入的油脂卻越來越多,膳食纖維攝入量少。,就是這種不良的飲食結構會增加患上大腸癌、糖尿病以及肥胖癥風險,所以只要保證每天主食量攝入的情況下,需注意飲食多樣化。健康的飲食應該以谷類為主,每天谷薯類食物攝入量在250~400克,其中薯類需50~100克,全谷物和雜豆類需占到50~150克。但飲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需靈活運用,不能太糾結一天飲食多樣的精確達標。
2、保持適度運動
現在很多老年人在運動方面很謹慎,晨練嫌棄空氣質量差,做力量訓練又害怕導致肌肉活性帶拉傷,因此會放棄鍛煉。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的鍛煉姿勢,就能把運動傷害降到最低,如運動前先熱身10~15分鐘,合理安排運動和休息,保證身體需能承受,不能做劇烈運動。尤其是慢性病的老年人不能爬樓梯或爬山等,不然會增加對膝蓋帶來的磨損。老年人運動時需隨身攜帶計步器,運動完成后需靜坐休息。只要運動過程中有任何不適感,需立即停下,萬萬不能逞強。
3、保持良好心理
心思太敏感會增加不必要的痛苦,不能發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通常敏感的人會捕捉人際交往中的傳播信號,可能會誤讀他人的信息、行為以及表情,為本來不存在的問題而憂心忡忡,從而增加精神上的壓力。所以不妨讓自己的心理的粗糙點,寬以待人,擁有寬廣的胸懷,遇事情時泰然處之。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難題時需有側重點,首要目標是解決問題,不要擔心是否會得罪他人。不能過分關注于生活中的小事,內心敏感的人遇事時斤斤計較和患得患失,必須要改掉這種行為,對身體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招惹疾病。要學會把自己的目光放遠,從整體角度來把握整個事物,不能局限于當下,拿得起又放得下,不能過于較真。
4、重視預防疾病
了解的健康知識越多,人們就越不開心,預防大于治療,若太重視,反而會增加心理上的負擔。如某些老年人血壓一高,就會尋求降血壓的方法,結果導致血壓居高不下。于老年人而言,血壓穩定在90/140mmhg之間即可,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別檢測一次血壓。發現血壓升高后先從生活角度找問題,如睡眠差、喝酒和情緒抑郁等,排除以上因素,若監測后血壓仍然高,需尋求醫生幫助。
溫馨提示
老年人在環境方面保持干凈隨性會更好,環境因素可影響人們的行為,在整潔的環境中能提高人們的效率,不過雜亂的環境能激發創造性。老年人在生活方面不需樣樣都追求精致,不必事事親力親為,只有省心省力才能讓生活有滋有味。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