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養生,老年人可以說是非常了解了,伸出手指頭數一數,隨便就能給你列出四五六種養生方法,并且還洋洋自得,覺得自己的方法好,殊不知有的養生是錯了,時間久了對身體并沒有好處。而且,男性和女性的養生誤區還不同,這可能和他們的心理、生活方式有一定關系。
男性老人常見的養生誤區
1、認為保健品比藥品好
子女孝敬父母,通常會購買保健品給父母吃,說保健品有多種功效,父母也會覺得自己年紀大了,要多補充營養,但是有些老人吃了保健品后就不再吃藥品了,認為保健品比藥品還好,最后導致病情加重身體變差。
2、躺著曬太陽不愛動
經常看到老年人睡在躺椅上曬太陽,直到日落西山才回家,他們認為曬太陽對關節有好處。但是長時間躺著關節不活動,容易導致肌肉萎縮、靜脈血栓,不利于全身血液流動,影響氣血運行,對心臟和大腦有害無利。
3、認為喝茶=養生
很多老年男性喜歡喝茶,沒事就邀請三五好友一起品茶。其實喝茶≠養生,因為茶葉的種類非常多,有濃茶也有淡茶,而且每個人的體質是不一樣的,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喝茶,有的人喝過茶晚上會睡不著,還有的人喝過茶會反酸,如果還經常喝就不是養生而是傷身了。
4、每天要喝夠八杯水
我們經常聽到這句話,覺得必須喝夠了身體才健康,其實每天喝多少水也是要根據情況來的,老年人運動量少,腎臟功能有所下降,不需要太多的水分,喝多了反而會增加腎臟、前列腺負擔,導致夜尿增多影響睡眠。
女性老人常見的養生誤區
一、瘦一點更健康
瘦是女性的追求,她們一直都認為,瘦一點比胖一點好,其實對于老年人來說,微胖是比較好的。瘦弱的老人抗病能力和關節穩定性不如胖一點的老人,容易患消化道疾病和骨質疏松。而且老年人通常有慢性病,要長期消耗能量,胖一點更經得起折騰。
二、“素食主義”更健康
部分女性認為蔬菜健康養生,應該多吃,所以平時總是吃得很清淡,很少吃肉、蛋、奶。蔬菜雖然有營養,但是營養不全面,不能滿足人體需要,長期“素食主義”會導致身體缺乏某些營養元素,甚至生病。所以還是應該搭配高蛋白、低脂肪的肉、蛋、奶一起食用,營養更全面。
三、泡腳時間越長越好
女性朋友喜歡泡腳養生,它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就出在時間上。適當泡一泡能緩解疲勞,改善腿腳酸痛,但是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保持在20分鐘以內為宜,不是越長越好。熱水會促進血液向下肢流動,大腦和心臟處的血液就會減少,時間長了容易頭暈、胸悶,增加身體負擔。
四、中藥純天然沒有副作用
經常看到女性朋友在藥店購買中藥回家泡水喝,她們認為中藥比西藥更安全,可以用來養生每天泡著喝,其實中藥也是藥,有的藥毒性還不小,長期飲用會導致肝臟受損,一定不能自行服用。
由此可見,男性和女性的養生誤區還是有區別的,不管怎么樣,還是要盡快走出誤區,以免養生不成反傷身。
70歲以后,想要養生,應注意5點
•養生要跟著季節走
一年四季每個季節的養生方法不一樣,比如說夏天悶熱、潮濕、雨水多,要注重養脾去濕,注意防暑,多吃清熱解毒的食物。
•生活節奏放慢一點
老年人的生活比較平淡無聊,時間長了難免會浮躁,適當保持安靜是比較好的,這樣才能節省身體能耗,避免能量過度消耗,不妨把生活節奏放慢一點。
•減少煩惱增加快樂
煩惱的事情少惦記,多想想開心快樂的事情,人老了就沒有必要斤斤計較了,天天生氣傷害的是自己的身體健康,有時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日子會更舒心。
•勞逸結合調養身心
老年人不宜過度操勞,要適當休息,否則容易生病,平時休息的時候可以練習深呼吸,或者閉目養神幾分鐘。
•食補為先補瀉結合
身體缺什么就要及時補充什么,適當補充才能促進身體健康,一般是了解自己缺什么,然后再通過食補的方法調理,但是要注意不能補過頭了,要及時“瀉”下。
溫馨提示:養生是一門學問,做對了有利身體健康,做錯了也會傷身,老年人養生一定要學會科學合理地方法,避開養生誤區。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