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是立夏,這一天,太陽達到黃經45°,《歷書》中記載“斗一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的到來,意味著春天進入尾聲,夏天即將開始。立夏之后,南方地區氣溫回升快,降雨量和降雨的天數都會明顯增多。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立夏有三候,一候螻蟈鳴,二侯蚯蚓出,三候王瓜生。立夏之后,氣溫開始升高,炎熱降臨,雷雨增多,昆蟲愈發活躍,人的陽氣開始逐漸旺盛,新陳代謝也開始增強。
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立夏時節,自然界陽氣漸長、陰氣漸弱,相對人體臟腑來說,肝氣漸弱,心氣漸強,因此,立夏養生的重點在于養陽、養心,建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對身體進行養護調理。
01
起居篇
關于立夏之后的起居,建議大家做好2件事:晚睡早起以及堅持睡午覺。
《黃帝內經》中說“夏三月,此謂蕃秀……夜臥早起,無厭于日”,立夏以后,人們應該要順應氣候變化,每天晚上睡覺時間可比春季稍晚些,以順應陰氣的不足,早上早點起床,以順應陽氣的充盈。
之所以鼓勵大家堅持午休,是因為立夏后正午氣候炎熱,人體血管擴張,使血液大量集中于體表,加上午飯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腦供血相對減少,人容易感到精神不振,困意頻頻。當然午休時間不宜過長,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
02
飲食篇
立夏養生重點在養陽和養心,飲食上可以多吃一些蔥姜等升發陽氣的食物,幫助有效緩解酷暑帶來的疲勞乏力、厭食失眠等癥狀,同時可開胃健脾、增進食欲等。
晚上可喝點粥,既能生津止渴,又能養護脾胃,也可少量飲酒,暢通氣血、消暑解渴。另外,立夏后要適量攝入魚、瘦肉、蛋、奶和豆類等,幫助補充蛋白質,多吃水果蔬菜,補充維生素。
03
運動篇
立夏之后,氣溫升高,人體容易出汗,建議選擇一些慢節奏的有氧運動,比如散步、慢跑、打太極等,避免進行劇烈運動帶來的身體缺水。
04
情緒篇
立夏之后,高溫天氣容易使人“心躁”,導致“傷心”,所以要特別注意情緒的調節,盡量做到“戒怒戒躁”,保持心態平和,養成急事不驚、煩事不爭的心態。特別是中老年人,情緒要特別注意,以免因情緒失控導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等情況。
以上就是有關于立夏之后的一些養生知識,希望大家能從中有所啟發和收獲,養好身體,健康過好每一天!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