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研究表明,影響人壽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種族、國家、社會因素
不同國家人的壽命與其經濟水平、文化素質、風俗習慣、醫療衛生條件、地理環境、氣候等許多因素有密切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的平均壽命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
二、飲食、營養因素
飲食是攝納營養,維持人體生長發育的來源。祖國醫學認為“五谷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如果飲食失宜,就會引起疾病。所以調節好飲食可以保持身體的元氣。
三、心理、精神因素
“仙鶴神清因骨老,鴛鴦頭白為情多”,古人認為神在于養,情在于節,中醫歷來重視調攝精神,認為它是人類長壽之本,亦是養生學的重要內容。樂觀開朗、心情愉快乃是保健益壽的良方。
四、生活方式因素
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的疾病是人類最大的死亡原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是吃得太油、太咸、太甜,以及飲烈性酒、大量抽煙、貪圖享受、長期過夜生活和較少運動,甚至賭博、縱欲、吸毒等。
五、環境因素
積極美化周邊環境,培植花草樹木,不但能使人心曠神怡,亦可陶冶性情,增加樂趣,因為環境的色彩能引起人的心境和情緒的變化。人類壽命還與人體內環境有密切的關系。內環境通過損傷、負荷、疾病等方式影響壽命,如細胞內氧負荷對細胞衰老有直接的影響,氧分子具有兩重性,既為生存所必需,又具有潛在的毒性,對細胞的長期存活帶來不利影響。
六、疾病因素
疾病是影響壽命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疾病死因的順位,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地變化著。例如20世紀初,危害生命的主要疾病是傳染病、肺炎、結核病等;現在,對人類生命威脅最大的依次是心腦血管疾病、腫瘤、意外傷害等,而且有一些疾病,如免疫缺陷性疾病、老年性癡呆等,對人類的健康和生命,的確構成了很大的威脅。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