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的目的是延年益壽,而這種長壽是建立在健康的基礎之上的,否則長壽就缺少了生命的質量,那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長壽。健康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含義,因此健康長壽的特征也是相對的,一般而言,以下八方面是健康長壽的心理特征。
自我評價正確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確認識自己,有自知之明,能悅納自我。即對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優缺點能做出恰當的、客觀的評價;對白己不會提出茍刻的、非分的期望與要求;對自己的生活目標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實際;對自己無法補救的缺陷,也能安然處之;同時,能努力發展自己的潛能。
人際關系和諧
心理健康的人樂于與人相處,不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悅納他人,能認可別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時,心理健康的人也能被他人所理解,被他人和集體所接受,人際關系和諧。在與他人交往中積極態度多于消極態度,能寬以待人、樂于助人,取長補短、不卑不亢,交往動機端正。
社會適應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能面對現實,接受現實,并能能動地去適應現實,進一步地改造現實,而不是逃避現實;對周圍事物和環境能做出客觀的認識和評價,既有髙于現實的理想,又不會沉湎于不切實際的幻想與奢望;對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各種困難和挑戰都能妥善處理。
意志品質健全
意志是人在克服困難達到預定目標的行動中表現出來的對客觀現實的能動反映,是個性重要的精神支柱。它具有自覺性、果斷性、堅韌性和可控性特征。健康的意志應該具有目的性,即能自覺地確定行為的目的。在制訂和執行計劃時,能集思廣益,不輕信肓從;在需要做出決定時,能當機立斷、毫不猶豫;意志應具有堅韌性,既能持之以恒,又能知通達變;意志應具有自制性,即為了達到目的而能控制一時的感情沖動和約束自己的言行。
情緒積極穩定
情感是人腦對客觀現實與人的主觀需要之間關系體驗的反映。心理健康的人的愉快、開朗、滿意等積極情緒總是占優勢,雖然也會有悲、憂、愁、怒等消極情緒體驗,但一般不會長久,自己善于調節和控制情緒,既能適度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緒反應和現實環境相適應。
人格和諧完整
人格是個體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人格完整是指一個人具有健全統一的人格,即個人的所想、所說、所做都是協調一致的。具有正確的自我意識,待人接物能采取恰當靈活的態度和方式,對外界刺激的認識和行為反應合理、適度,能夠與社會的步調合拍,能與現實保持良好的接觸。
心理行為符合年舲特征
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有不同的心理和行為,心理健康者應具有與多數同齡人相符合的心理行為特征,如果嚴重偏離,就是不健康的表現,如少年兒童圓滑世故、成年人天真幼稚等。此外,人的心理行為也應與其性別特征大致相符,如果男性過于女性化、“娘娘腔”則易造成其社會性別角色的反差和沖突,難以適應社會和群體因此,心理行為符合年齡及性別特征亦是心理健康的一項基礎性指標。
智力正常
智力是人的觀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維能力和實踐活動能力等的綜合。智力正常是人們學習、生活與工作的基本心理條件,也是個體適應周圍環境變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證。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