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為常用中藥,始載《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柴胡為傘形科柴胡屬植物,生于干燥的草原上,分布于東北、西北及山東、江蘇、安徽、湖北及四川等省區。柴胡性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宜選沙質土壤或腐殖質土壤栽種。第二年后,在春、秋兩季采挖,除去莖苗及泥土雜質、曬干。在民間廣泛流傳著柴胡的故事。
以前有個姓柴的人,在一個姓胡的大戶人家做長工。有一次長工生了病,一陣發熱,大汗淋漓,一陣發冷,寒戰的牙齒打架。胡大戶眼看他不能干活了,于是把他趕出了家門。長工拖著病了的身子,跌跌撞撞走到一個雜草叢生的池塘邊,昏了過去。次日早晨醒來,又饑又渴,但又沒有力氣去尋找吃的,只得挖取池塘邊的一種野草根來充饑。就這樣一連幾天,這兒的草根吃光了,又挪個地方。后來他覺得燒也退了,精神也好了,試著走了幾步,覺得滿有力氣。于是又跑到胡大戶家做長工。有一年,胡大戶的兒子病了,病得和長工以前一樣。雖請醫生施治,但未見效果,胡大戶急得團團轉。忽然他想起幾年前長工的病,便問他是怎樣治好的,吃的什么藥。長工說,那年生病,哪來錢請醫生抓藥吃,只是在池塘邊吃草根過日子。胡大戶想,也許是草根治好了他的病!于是叫長工去挖過去他吃的那種草根來,給兒子吃。一連3天,胡大戶兒子的病果真也好了。胡大戶大喜,想這種草根能治寒熱往來的病,又不知其名,不如給它起個名字。因為是姓柴的長工第一個發現,自己的兒子第二個證實,于是便取名這種草為“柴胡”。
柴胡性味苦,微寒,功能舒肝升陽。柴胡主要成分含柴胡皂甙、植物甾醇,含少量揮發油莖葉蘆丁。柴胡苦平,入肝、膽經。柴胡有抑菌作用,對結核桿菌、流感病毒及牛痘病毒均有抑制作用。主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瘧疾、寒熱往來、脅痛、肝炎、膽道感染、膽囊炎、月經不調、脫肛。
上篇:
下篇: